佛教理论的现实启示
文| 中国杭州市佛教协会/慧眼
佛教是伦理性的宗教,其宣扬的五戒、十善、四摄、六度、八正道等思想有着丰富的伦理色彩。佛教的善恶观、慈悲观、人 生观、缘起观等,对净化人心,构建和谐社会,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。
一、佛教伦理德目
佛教伦理德目即佛教道德规范,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戒律中。戒,意指行为、习惯、性能、道德等,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,也是佛教为在家和出家信徒制定的行为规范,具有自律性特征,它规定什么可以为,什么不可以为。律,含有调伏、灭除、善治、离行、化度等意,指制伏灭除诸种恶性。律,是为维护佛教僧团的规范而制定的,具有他律性的特征。
佛教的戒律极其繁琐,有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之说,各宗派所奉行的戒律并不完全相同,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也有差别。但是最基本的主要是五戒、十善、四摄、六度和八正道。
五戒。
五戒是佛教教义最基础、最重要的戒规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邪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五戒的第一戒是不杀生,指不杀人,也包括不杀(伤)害任何生灵。佛教从人类自身推及到世界所有的生命,体现出佛家对生命高度的敬畏和尊重。对于不杀生戒,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。这对减少暴力、战争,维护和平具有积极作用。针对不杀生戒,佛教还坚持断酒肉,吃素食,放生护生的主张,这也是慈悲心的体现。第二戒是不偷盗,是指不予而自取,未经财物主人的同意,都不能擅自拿去。第三戒是不淫邪,指在家口众杜绝一切不正当的性关系,出家隐众则完全禁止性行为。第四戒是不妄语,即不说谎话,讲究诚信、正直。第五戒是不饮酒,此是为信徒保持智慧,维护清规戒律,以利修行,防止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而设的。东晋郗超说:“不杀则长寿,不盗则常泰,不淫则清净,不欺则人常敬信,不醉则神理明治。”五戒中前三戒防身恶,第四戒防口恶,第五戒防六根之恶。这是佛教以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,从社会功能来看五戒对佛教徒增加身心健康、提高道德素质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普遍的现实意义。
十善。
十善指十种善行。十善中的前四善,其内容和五戒中的前四戒完全相同。十善中的第五善是“不两舌”,即不挑拨离间,搬弄是非。第六善是“不恶口”,即不以粗言恶语对人,不冷嘲热讽。第七善是“不绮语”,即不以花言巧语骗人,不以淫秽的话引诱人。第八善是“不贪欲”,即不贪恋世间的财物、地位和名誉等,对于非己之物, 不起占有心。第九善是“不嗔恚”,指遇逆境,不起憎厌、愤恨之心。第十善是“不邪见”,指不偏见,不执着于错误的见解。不难看出,十善包括身、口、意三业,十善强调该做什么,从防非止恶到修善进德,小则有利于僧团的和谐,大则更具有广泛的社会道德的意义。
四摄。
“摄”有导引、摄受之意。四摄是指菩萨引导众生修行而作的四种事,具体指,一:布施摄。二:爱语摄,即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,从而使他们生起一种亲爱之心而皈依佛教。三:利行摄,即以身、口、意的善行教导众生修持。第四叫同事摄,指与众生相处,视众生的不同情况而随机教化,这体现佛教慈悲为上,拔众离苦、普度众生的伦理旨趣。
六度。
六度的“度”是济度、到彼岸的意思,又称“六波罗密”是大乘佛教修行的主要内容,原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。一是布施,以度贪欲;二是持戒,以度毁犯;三是忍辱,以度嗔恚;四是精进,以防懈怠;五是禅定,以避精神散乱;六是智慧 (般若),以度愚痴。六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持方法之一,所包含的六种道德规范是一个有机整体。四摄和六度均以布施开端,布施在佛教道德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,它体现出大乘佛教慈悲为本、自利利他、舍己为人的伦理情怀。佛教四摄、六度伦理思想对当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倡导见义勇为,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,建设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等都有积极意义。
八正道。
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,初转法轮所说,也称八支正道、八支圣道,意指达到圆满理想人格,实现涅槃解脱境地的八种修行路径和方法。八正道在佛教四圣谛中属于“道谛”的内容,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。八正道即:正见,指正确的观念和见解。正思,指正当的思维。正语,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,不妄语、恶口、绮语和两舌。正业, 指要做正当的行为,不做杀生、偷盗、淫邪等恶行。正命,指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。正勤,即毫不懈怠的精进勇猛的修行。正念,即正当的意念,将正确的思想牢记于心,不生邪念。正定,指用正确的方法专心致志的修习禅定。八正道的思想对于当今提高人们道德素质,净化社会风气都有促进作用。
二、佛教伦理道德的现实启示
佛教是伦理性的宗教,佛教伦理中弃恶从善、平等慈悲、自利利他、积极入世等思想,对构建和谐社会,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。
1、 佛教的善恶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弃恶扬善,减少社会犯罪,伸张社会正义,维护社会稳定。佛教认为,修善能破恶,念善则罪消,积善致福,积恶遭祸,祸福有根,善恶有报。《法句经》卷下云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这是佛教中广为流传的“七佛通戒偈”。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一序品中又云:“所以然者,诸恶莫作, 戒具之禁,清白之行;诸善奉行,心意清净;自净其意,除邪颠倒;是诸佛教,去愚惑想。”这说明佛教善恶观的伦理意趣就是为了使人们修善止恶,劝善警恶,止恶行善,即是和谐。此偈还指出持戒的重点落实到个体在于“自净其意”,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自律力,提高社会的道德境界。
2、 佛教的慈悲观,要求人们平等对待万物,慈悲众生,拔众生苦,予众生乐。这有利于唤起人们的同情心,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,有利于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,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。龙树菩萨说:“慈悲是佛道之根本。”“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。”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又云:“诸佛心者大慈悲是,以无缘慈摄诸众生。”佛教慈悲观要求“等一无我”,强调众生平等,一切有情平等;人类也只是一切众生、有情中平等的一分子,而不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和中心。佛教慈悲观主张爱护众生,尊重生命,关怀生命,广施仁慈于一切有情,寻声救苦, 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由大慈大悲所生的忘我利他精神,是佛教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旋律。如“五戒”中的第一戒就是“不杀生”,要放生、护生。“四摄”中第一即是要求布施。佛教广泛开展捐款赈灾、捐资助学、治病救人、铺路修桥等慈悲心活动,必将促进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,为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。佛教的慈悲观反对暴力、杀戮、战争,这对维护世界和平,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积极作用。
3、 佛教在人生观上,既有“出世”的一面,也有积极入世的精神。 如近代太虚大师倡导的“人生佛教”运动,提倡和推行把学佛和人生、 学佛与做人统一起来,建设人间净土;强调以人为本,注重人生。太虚大师明确提出“学佛先从做人起”,主张即世间求解脱,人成即佛成。《坛经》又云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”佛教二众不仅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,而且还直接、 间接地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事业。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,能够调动信教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。如“四摄”中的利他行摄与同事摄。利行用在社会上,就表现为爱岗敬业,勇敢精进,辛勤劳动。同事摄有益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,形成团结互助,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,这些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正面的 启示作用。
4、 佛教的缘起观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走可持续发展道路。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皆因缘生起,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;如果没有因缘关系,一切皆不能成就。《阿含经》 说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意思是宇宙间一切事物,都没有绝对存在,都是以相对的依赖关系而存在。每一种存在物都是众因缘和合而生,本无自性。针对如何对待生命,五戒中不仅指不杀人,还指不杀动物,不毁坏植物,不破坏环境;不仅要不杀生,更要放生、护生。不杀生是从消极善的角度而 言,而放生是从积极善的角度来讲,都反应了佛教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。这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,进而走上 尊重自然,保护自然,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实践。